親子溝通:聆聽孩子的聲音
倪淑儀
很多人會問:我該如何建立良好親子關係?其實大部分親子關係的問題癥結都源自溝通。聽過不少家長認為:「我每日花了不少時間照顧他們,應該都幾好!」;「我知道哂子女的喜好,我的安排他們都中意」;又或者「我常常帶他們外出玩樂,我覺得大家關係很親密」。長時間共處是否一定關係親密?衝突、爭吵又是否等於關係惡劣?
關係,從來都是一門艱深的學問。若然衝突、爭吵是一個幫助我們互相了解、學會尊重的過程,那麼衝突不一定是壞事。記得多年之前,電視廣告常出現這樣一句「子女好與壞,在乎溝通與關懷」嗎?溝通第一步是學會聆聽。聆聽,是指家長在撇開個人需求,所聽到子女分享重點,從而洞察子女需要。能否做到洞察對方需要,就視乎家長本身的「個人覺察能力」。從覺察自己狀態(如:行為、內在情緒、想法、價值觀),轉移到觀察對方的狀態。(Steinebach & Langer, 2019)
近日和家長聊天,她分享不少與兒子有關的感恩和快樂的事。尚記得跟進這個家庭接近兩年的時間。當初接觸家長,家長對兒子的行為常常感到嬲怒,會將學校的投訴,直接理解為兒子在學校做錯事,因而令家長蒙羞。
明白蒙羞這感受是家長第一步的自我覺察。蒙羞原本包含了忿怒、不滿、羞愧、難堪。當家長覺察這些感受出現,是源自把兒子的行為等同了「媽媽」這個角色的表現。兒子得到他人欣賞,「媽媽」會驕傲,因為多少等同了自己管教得好;相反地,當兒子被投訴,便是「媽媽」做得差。其實我們有不多不少這類的社會期望隱藏在潛意識當中,正正影響著我們,而卻未有覺察。
當家長覺察「蒙羞」這份情緒時,她發現這情緒包括:1. 內心載著他人對兒子的不滿;2) 兒子為自己帶來投訴的不滿;3)自己對自己的不滿—自己做不到社會期待的「好媽媽」的標準。當媽媽對這些不滿時超載時,便不自覺地把忿怒,直接轉移至兒子身上。家長終於明白負面情緒的出現,讓她無法安定地聆聽,以至了解兒子的處境。這情況下,良好親子溝通又如何做到?
經過輔導介入,家長學習到新的親子溝通模式。例如:家長收到班主任的電話時,她先用呼吸練習覺察自己的心情狀態:原來當聽到老師轉述時,她會對自己感到失望。於是她會先消化這份心情(嘗試明白自己的期望和失望)。當家長能夠把「媽媽的價值與能力」與「兒子的行為表現」分開來看。這樣,家長便能真心聆聽與觀察兒子的狀態—好奇兒子在學校遭遇了甚麼事。
原來兒子上課時被班主任責備,指他騷擾隔壁位同學,而兒子對此感到忿怒及不公平。於是他情緒激動地大聲回應班主任,以表達內心的不忿。當然,這樣的反應,免不了地又再次被老師責罰,兒子亦更不滿了。
與之前感到苦惱、無力的狀態不同,家長能聆聽與觀察兒子的狀態,進而拉近彼此的關係;讓家長明白兒子的行為,不完全是他單方面的責任,從而對兒子有多一份同理心。結果家長能體會兒子的經歷,感到兒子受傷、尷尬、委屈,或者快樂、驕傲等等感受。這一切的改變只因家長學會「聆聽」。當然,聆聽不代表認同兒子不恰當的行為,而是家長可選擇由「同理心」開始,再慢慢對兒子進行教導。家長能夠劃分兩人的情緒界線,從而明白自己,亦都了解兒子。這樣,他們的關係變得既獨立又親密。
總括而言,良好親子關係在乎我們如何與對方溝通。不同形式的溝通,即便是吵架好、聊天好,都有助我們對彼此有更深入的了解,重要的是我們在不同的情緒中覺察自己的內在期待與渴望;同時聆聽子女內心的感受和需要。這樣便能建立起心靈上的親密感,建立到良好的親子關係。